
小五偶尔会接一些口笔译的活,以保持对行业和语言的敏感,我的要价通常会比较贵。
有一次朋友给介绍了一位客户,磨磨唧唧半天后,终于说出了他的疑惑:可是我在淘宝上看了,别人的报价连你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呢。
艾玛我个暴脾气,当时就要发作。几乎就要脱口而出:还淘宝报价,你咋不找拼多多呢,再多拉几个人砍价说不定有一元包邮呢!
但是一来毕竟是朋友介绍,二来不懂行情的客户有这个疑问也正常,看在钱朋友的面子上,我耐着性子给他发了一篇推文『韩语翻译如何报价』。
继续耐着性子解释:您先看看这篇文章,淘宝上的“报价”只是吸引客户的手段,真正下单前,还需要根据您的原文内容和难度进行二次报价吧啦吧啦……
淘宝翻译真实报价都是发生在咨询后
客户沉默良久,估计真是去淘宝询价了。我也并没在意:成不了拉倒呗。
第二天,客户还是回过头来找我:淘宝最终报价并不如他们贴出来的那么低廉。我是经朋友介绍的,多少有几分信任。
算是个大工程,按我这的规矩来:预付50%;中期交付一半翻译稿,支付30%;全部完工后交完成稿,客户支付剩余20%的尾款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不接受拉倒。
客户答应了。我开始每天下班回家后翻译到深夜,终于在一个月后交付完成稿,要求客户支付尾款。
但是没想到客户态度却有点躲躲闪闪,最后挤出一句:是这样的,我们拿你的翻译和翻译软件的答案对比了一下,发现差异很大呢。有些句子段落长度都相差好远……
我当时居然没炸毛,看在钱朋友面子上,把就要喷涌而出的一口老血强行吞下。细心解释:
是这样,杨先生,您看您的名字是贺杨柳对吧,我要给您来个英文翻译,就是He Yangliu,顶多再洋气一点叫浏阳河对吧。
但是翻译软件能给您整出 celebrate the poplar and willow(庆祝杨树和柳树),您看机器翻译长度是不是也很不一样?
您要是能给我指出专业上的不足,这钱您不给了也成,算是我向您交的学费;您要是觉得我还不如一翻译软件,要不这样您看成不?已经支付的这80%我给您退回去,毕竟当初您直接用翻译软件又快又好还免费呢~
好在这位客户应该并不坏,只是脑子有点不好使。我这么一说客户明白了,终于给我付了尾款。
现在想来,幸好这位客户不叫苏珊,要不然举的这个例子机器翻译Susan不仅没错,比我的人工翻译Su Shan还真要洋气三分。
可是很多外行往往对于机器翻译有着谜之自信。我就不止一次遇到客户、初学者拿着机器翻译的结果对我的人工翻译做怀疑。
这种人被我见到只是小事,顶多被我暗骂一句傻X。但是工作中过于相信机器翻译,则有可能造成老司机翻车的严重事故 ↓
一顿操作猛如虎,不慎摔成二百五
比如广受好评的韩剧『请回答1988』,在中韩两国都曾一度掀起收视热潮。剧中精心准备的八十年代布景、道具和时事线都令人赞叹不已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部以道具准备精细见长的电视剧,也曾因翻译器的不当使用而造成重大翻车事故。
眼尖的观众发现了,在该剧第20集婚礼布置的前台名牌上,出现了新郎成善宇,神父成宝拉的神奇组合。
What?新娘请假了所以新郎要和神父在一起吗?
原来,韩国一些仪式场合,很多地方会直接用繁体字标注汉字词。而韩语中新娘(新婦)与神父的韩语标记都为??。
也许剧中道具组对于汉字词书写并不熟悉而用到了翻译器,于是原来的??(新婦)成宝拉就变成了神父成宝拉。
这个错误在审片时未被发现,电视台播出时的版本是“神父”,国内观众很多看的是天使字幕版,也仍然是“神父”。之后错误被指出,片方提供给爱奇艺版本才修正为“新妇”。
版本一多,提供资源的平台也多。于是你看到在中国国内,这一集中成宝拉一会做“新婦”,一会做“神父”。
成宝拉:?, ? ??? ??? ???.
也是在那次和客户“愉快的”合作经历后,再遇到跟我谈价格的,我都会很真诚的建议:
一分钱一分货,我要这个价,自然会给您值得这个价的服务。您要觉得贵,可以在淘宝上找找便宜货,不行的话我还可以给您介绍几个好用的翻译器。翻译贼快还不花钱的那种。
不过不差钱的客户,我还真不建议你们贪便宜。毕竟,贺杨柳先生也不愿意做“Mr. 庆祝杨树和柳树”,成宝拉也八成不愿做神父。您说呢?
